五峰民协2017年度工作总结

2017-12-26 10:26 来源: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民协 责任编辑:姚晓浪

  在市民协和县文联关怀指导下,县民协克服人手少、任务重、事情杂、兼职多等困难,立足本县民间文化资源保护与挖掘,按照年初工作计划与设想,克难奋进,努力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当然也还存在一些不足,现依次梳理如下:

  一、继续加大对竹编艺人李凤英的推介。鉴于李凤英在民间竹艺传承上的突出贡献,经市民协领导建议和县民协主席团讨论,增补李凤英为县民协副主席。其代表性作品《隐形观音》成功入围“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的消息,引发各级民协和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市民协领导及专家专门到五峰实地调研与考察,县民协也提交了《关于支持李凤英发展竹编技艺与产业的建议书》。尽管如此,李凤英夫妇仍面临传承和发展的瓶颈与难题。但他们并没有退缩,不等不靠,寻求商机,主动作为。他们将全县98位生活在最底层的篾匠师傅组织起来,分成12个竹编小组,注册成立五峰印象竹艺有限公司,打造品牌空间,创新生存思路,与“五峰蓝”电商平台达成合作协议,帮助竹编艺人提寻找脱贫门路,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影响力,带动民间艺人抱团发展。截至年底,电商平台先后售出贫困艺人的精致竹编近2万件,实现销售收入100多万元。助力李凤英入围“中国好人榜”、参加“2017楚园春杯宜昌十大民选新闻人物”评选以及获得首届“宜昌民间文艺奖”称号。

  二、搜集《蒿坪工尺谱》1本。五峰蒿坪王家坪是省级 “非遗”项目“民间吹打乐”的传承基地,蒿坪吹打乐历史悠久,底蕴丰厚。民间艺术多为口口相传,手抄书面资料极少,随着老艺人逐渐减少,传承和保护受到一定限制。今年3月以来,我们数次前往王家坪与民间艺人广泛接触,嘘寒问暖,交心交友,从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班主钟立手中获得《蒿坪工尺谱》手抄整理本1本。该谱以手抄方式,记录了长期流传在当地的经典曲牌80多个,十分珍贵。征得艺人同意,我们将手抄本进行了扫描;同时全文复印5套,免费馈赠钟立师傅,以便他在收徒传艺中使用。

  三、方一方副主席完成大型民族歌舞剧《高山之巅》原创剧本。该剧是以五峰人大退休副主任、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罗官章带领牛庄人民发奋脱贫的感人事迹为原型,以本土民族音乐歌舞剧为载体,用创新舞台艺术形式,再现基层共产党员扶贫扶志、带领家乡群众同奔小康路的弘大正剧。自去年年底以来,方主席作为原创班底的重要参与者和策划者,数次前往牛庄体验采风,搜集素材,艰辛创作,数易其稿,《高山之巅》文学剧本终得完稿并导排上演。9月,该剧参加宜昌市第二届艺术节展演,有望角逐宜昌市最佳编剧奖;作为本届艺术节精品剧目,已在全县部分乡镇和县外长阳、秭归等地巡演均获好评。另外,去年由方一方副主席参与主创的大型民族舞剧《茶山七仙女》,得到宜昌市委宣传部资助,酝酿继续修改磨合、完善剧本及优化演出效果,将作为五峰全域旅游景区重要节目款待四方游客。

  四、县民协与县地税局精准扶贫工作队、长乐坪镇白岩坪村委会联手举办“五峰第二届插秧节”大型民俗活动。

  五、积极参加省、市、县组织的“非遗”摄影大展或大赛,并获得较好成绩。由尹杰拍摄的单幅作品《茶马古道》获得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大展“优秀奖”,同时该作品还获得宜昌市“宜人之城”摄影作品“佳作奖”,并被宜昌市档案馆收藏;尹杰提交的《非遗组照》获得2017年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大赛“铜奖”;宜昌市民协会员郑兵报送的摄影组照《土家打溜子》亦获得本次大赛“铜奖”;另由尹杰拍摄的组片《民歌王的风采》、《堂祭常仪》和单照《深入采风》获得“文化五峰”首届非遗摄影大赛“优秀奖”,同时尹杰其他两幅作品组照《土家过赶年》和单照《满堂音传人柳庆训》获得本次大赛“入围奖”。

  六、发展市级新会员11人。慰问贫困艺人4人。另外,还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结合对本地民俗、生态、红色、观光资源的调研和思考,向县委政府及旅游产业部门提交《关于渔洋关镇王家坪村红色苏区、生态观光、溶洞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的建议函》1份,县委书记陈华对此作了专门批示,也得到相关部门赞评。

  七、采访渔洋关八旬老船匠赵仪先生,获得关于渔洋河行船轶事及渔洋关古镇河道、码头、民俗文化的趣事秘闻,对于今后研究挖掘古镇河道文化和码头文化留下了比较珍贵的口述声像资料和图片资料。

  八、应袁裕校先生邀请,组织本协会会员罗祖铭专为袁裕校家庭博物馆创作改编民间故事2则;委派罗祖铭参加省民协组织举办的2017 湖北故事创作培训班,扎实完成学习培训任务。

  九、组建渔洋关镇大房坪村社区民间艺术团。宜昌市民协副主席、县民协名誉主席方一方,县民协秘书长龚德俊亲自操刀,为构架艺术团出谋划策,创作改编作品。艺术团成立那天举办专场文艺晚会,晚会恢复性节目和创新曲目均出自方主席、龚秘书长之手。开场节目渔洋锣鼓吹打乐­­——《群英荟萃》里所展示的“跑驴”、“蚌壳”、“高跷”、“舞狮”、“采莲船”、“老背少”、“滚灯舞”等众多本地传统民间艺术门类,具备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本土文化气息;原创压轴节目大房坪村歌《道路越走越宽》词曲豪迈、紧接地气、贴近生活、引人向上,受到广大村民的热烈欢迎。该村村主任张廷贵恳请挂靠“宜昌市民协民间艺术团”牌匾,经请示市民协领导同意,正待邀请市民协领导择机莅临授牌。

  十、组织竹编艺人李凤英李秀云夫妻远赴浙江宁波角逐“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评选活动,并跻身12强。虽然最终与山花奖擦肩而过,落选了,但他们精心编织的《隐形观音》代表湖北唯一入围“山花奖”作品,具备了夺冠的实力,为五峰、为宜昌、为湖北民间艺术界争了光。而他们自己除了对落选“山花奖”有点惋惜外,谈的更多的是这次参赛的内心感受、满满的收获和今后的想法,并反复请求县民协支持,帮助他们谋划思路,早点着手准备作品,争取下届山花奖再去。

  十一、新发现一大批民间工匠。一是在省民协副主席、市民协名誉主席王作栋先生信息点拨下,寻访到钟光超这位竹艺编织高手,他制作的9.5目茶筛细密精湛,被宜昌三峡茶城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收入囊中。我们几经找寻,已与钟光超师傅见了面,并就竹艺传承与创新、系列产品开发、加盟五峰印象竹艺团队和电商平台,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建立了紧密联系;另外还发现了胡长心(仁和坪镇)、陈高怀(渔洋关三板桥)、罗培双(付家堰乡)以及残疾人篾匠尹开贵等30多位农村传统竹编艺人,为壮大基层艺人队伍,整合民间艺术人才资源,充分挖掘传统手工艺产品,抓好民间艺术传承与弘扬,打下较好基础。

  十二、接待市民协领导来渔洋关五峰印象竹艺有限公司调研指导。12月20日,市民协主席熊庆文先生专程来到渔洋关镇三房坪村县民协副主席、竹编工艺美术大师李凤英家里,调研了解竹艺作品创作情况,并到湖北茶博馆电商平台观摩五峰印象竹艺展位和展品,指导竹艺产业发展,牵线搭桥推介李凤英竹编作品,让李氏夫妇备受鼓舞。

  当然,相比把民协工作搞得风生水起的其他兄弟县市先进民协,我们的不足十分明显,差距也很大,如:县民协主席团召集学习很不够、全年报送三峡民协网的稿件不到10篇、缺乏生机与活力、原计划报送民政部门协会注册的工作尚未有实质性进展、深入民间采风的想法始终难于有效进行,等等。主要原因一是我的能力低下;二是由于我是兼职,特别今年我们面临图书馆新馆开馆筹备和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的巨大双重压力。主观上检查,我不能推诿责任,也不能讲客观,只能奋力工作,尽量弥补差距和不足。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我们打算在市民协和县文联正确引领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民协班子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团结所有会员,守望民间文艺,勤奋自励,踏实工作,争取在新的一年里获得新的进步!(尹杰)

热点专题
无障碍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