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火烧坪乡位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中西部,1986年开始走上高山蔬菜产业化道路,广大人民群众因此发家致富。群众口袋越来越鼓,但思想意识仍很陈旧,矛盾纠纷和社会不良风气依然很多。“口袋富了,如何解决脑袋富的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怎样才能落地生根?”乡党委政府开展以“孝老爱亲善邻”为核心的家风建设,探索出家风建设“521”模式,以“一盆洗脚水、一面家训墙、一副新风联、一场家风会、一张百善榜”5大活动载体立家风,以家风晴雨表、民风气象图2项动态监测正家风,以1套激励政策促家风,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培育好家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地,并以家风带民风,促进农村社会风气好转。
【关键词】
家风建设“521”模式
【实践探索】
一、5大活动载体立家风。一盆洗脚水。乡党委在每年春节期间,启动“我为父母洗脚剪趾甲”活动,通过党员带头、以上率下,学生示范、以下促上,带动了很多群众参与其中。2017年,主动参与洗脚活动的家庭就达到1100余个,行孝尽孝、孝老敬老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洗脚”逐渐成为了火烧坪群众过年的“新年俗”。一面家训墙。2016年以来,乡党委启动 “亮家训,晒家风”活动,通过联村干部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上征集、中心学校向所有学生征集、村组干部进村入户向群众征集等形式,形成以学生家庭、党员家庭为先导,逐渐在群众中分片、分组展开“亮家训、晒家风”活动,形成“人人诵读家规,户户践行家风”的良好风尚。全乡不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每家每户都自定了家训家规并统一上墙。一副新风联。积极开展为群众赠家风春联的活动,组织书法爱好者为群众创作、书写家风春联,既创新了家风建设方式,又赋于春联传统文化新内涵,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 2017年1月25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对此进行了题为《春联展示家训家风》的专题报道。一场家风会。每年利用冬季和农闲时间,在村组开展以“政策讲堂,服务群众;道德讲堂,引导群众;法治讲堂,教育群众”为主要内容的群众会,在群众会上开设道德讲堂,组织群众分享家风故事,引导群众参与家风建设。一张百善榜。2016年以来,乡党委出台了“好儿子、好媳妇”、“好女婿、好姑娘”、“好丈夫、好妻子”、“好公公、好婆婆”标准,在微信公众号上宣传发布,并印制发放宣传单3000余份,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争当孝老爱亲典范。2017年,乡党委以群众自荐、他人推荐、投票表决的形式,评选出了168户“好家风家庭”。
二、2项动态监测正家风。采用家风晴雨表和民风气象图进行动态监测,为全乡家风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家风晴雨表。以“孝敬老人、爱护亲人、善待邻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勤俭持家、明辨是非、爱护环境、热心公益、移风易俗”十项内容为一个家庭家风的评判标准,一项内容得一分,每年度由各村组织的家风评审委员会进行打分评判,8-10分为晴天,6-7分为阴天,5分以下为雨天。实行平时考察,年终评定,一年一公布,既可看出每个家庭家风的状况,也可看出家风变化情况。民风气象图。根据每个家庭的家风晴雨表,分别以小组、村、乡为单位绘制出一年的民风气象图。通过千家万户汇集绘制,即可看出各地民风的好坏,通过一年一绘,又可看出各村组民风的变化情况。
三、1套激励政策促家风。出台一系列奖励措施,促进家风向好、民风改善。一是金融优惠激励。与农商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由农商行对评选的“好家风家庭”提供评级授信优先、增加授信额度、贷款利率优惠、提供实习岗位等金融优惠和优先支持。二是乡政府对民风气象图中整体民风好的村组给予政策、项目、资金倾斜,把家风好坏与各项惠民政策挂钩,形成向上向善的浓厚氛围。三是乡政府牵头成立家风促进会,每年对遭遇重大变故、灾难、疾病的好家风家庭给予一定的帮扶救济。
【专家点评】
家风建设以家为基点,以家风为抓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抽象倡导转化为具体要求,使“家”的概念深入人心,群众自觉践行家训家规,参与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被极大调动。通过召开群众会,发动群众评选孝老爱亲典型,共话家风,以群众的身边人、身边事实现教育引导群众的目的。同时,将道德讲堂搬到农户家,矛盾纠纷围绕“家”、“情”二字化解,家风建设在农村社会治理中逐渐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各村道德墙上参与“为父母洗脚剪趾甲”活动的家庭照片和好家风家庭公示名单
首批信用评审通过的44户“好家风家庭”获得长阳农商银行提供的5万元金融授信
黍子岭村阳家岭村民结合祖训和家庭实际,书写制作各自家训家规牌匾,并邀请土家吹打乐队,自发组织隆重的升匾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