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魏雯雯、雷震)远安县茅坪场镇有位让瓦仓大米走出深山的实干企业家——菇乡大米有限公司老总汪宗平,在临近瓦仓村的两河村,也有一个汪宗平,同样靠着自己一双黝黑粗糙的手,自力更生创造出美好生活的贫困户。
汪宗平是茅坪场镇两河村一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已经43岁的他,早年右臂因意外残疾,家人也早早去世,不幸频频降临,不但没有让他崩溃消极,反而让他练出坚韧不拔的毅志。
一只手照样撑起一个家。二十多年来,汪宗平用他完好的左手,装袋、点菌、摘菌,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演绎着朴实的致富励志剧。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大,但是五脏俱全、温暖的家。”40多岁的他是名副其实的“单身汪”,他用老茧纵横的左手为破旧残缺的老屋添砖加瓦,村里不能包找媳妇,但是帮他找了新家,2016年,村里将他纳入易地搬迁户,“不花一分钱,我也是有房一族了。”
种好了香菇,培育了产业,长出了财富。为优先方便贫困户发展产业,两河村安置小区旁,便是村里搭建的食用菌基地,一排排香菇大棚都是贫困户的配套产业。汪宗平作为贫困户里的种菇大户,当然不甘落后,他率先在香菇基地种植食用菌1万余袋。“村里建好了棚,还给咱送了袋料、麸皮,只等着装袋、收菌了,这样的好事,我当然第一个参加。”
产业兴起来,钱袋才能鼓起来。汪宗平想着自己赶上了精准扶贫的好政策,可不能错过致富快车,现在乘胜追击,今年将袋料翻倍种植2万袋,保守估计将增收4万元。
用一只手加上双倍努力就能增收万千,汪宗平用勤劳乐观、吃苦奋进的势头,跟着党和政府打好脱贫战,迎接幸福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