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洛阳市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77.3岁

2017-06-22 11:07 来源:洛阳网 责任编辑:李智华

   《洛阳市“十三五”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正式印发。《规划》有何看点?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解读。

   2020年,洛阳市人均预期寿命77.3岁

   2015年年底,洛阳市人均期望寿命为75.6岁。《规划》明确,2020年,洛阳市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77.3岁。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与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密切相关。《规划》明确目标:到2020年,洛阳市居民健康水平达到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实现这一目标,《规划》指出,洛阳市将建立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疾病防控机制;全面实施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逐步开展血压血糖升高、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等慢性病高危人群的患病风险评估;稳步推进农村妇女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嵩县、洛宁县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等。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下沉

   针对大医院“吃不下”、小医院“吃不饱”等医院资源分布不均衡现象,《规划》提出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模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下沉。

   《规划》提出,洛阳市将逐步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控制三级公立医院普通门诊规模,支持和引导病人优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承担公立医院的普通门诊、康复和护理等服务;鼓励二级以上医院成立全科医学科;推动全科医生、家庭医生责任制,逐步实现签约服务;加强医联体建设,建立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城乡医疗机构或专科之间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大力发展面向基层和边远贫困地区的远程医疗协作网。

   同时,为转变基层服务模式,洛阳市将实施“三个一”工程: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家庭医生,每个居民拥有一份电子健康档案和一张功能完善的健康卡。

   构建区域性特色医疗中心

   由于优质医疗资源相对稀缺,《规划》对此提出,洛阳市将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打造全省健康服务水平领先城市;积极引进国内外12家一流医疗机构,谋划和推进洛阳高端医疗服务中心建设;高标准建设国家级洛阳中医骨伤医疗中心,着力推进洛阳针灸推拿医疗中心、精神病医疗中心、老年病防治中心建设。

   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洛阳市将推进医养结合,加快健康养老服务:支持医疗机构举办养老机构,构建医疗与养老相互融合的服务模式;鼓励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做好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及康复护理;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合作机制,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周边养老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协议合作。

   降低药品价格

   为降低药价,洛阳市公立医院实行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探索将补偿渠道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深化药品生产流通领域改革,逐步推行药品采购“两票制”(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健全药品价格信息监测,充分发挥市场的价格形成作用。同时,洛阳市将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提高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降低药品、耗材、大型设备检查价格。(洛阳日报记者 高峰)

   “十三五”时期,洛阳市医疗卫生领域重点工程

   全民健康工程

   加强少年儿童健康工作,增强主动防病意识,提高健康水平;加快发展内容丰富、层次多样的健康服务业

   健康扶贫工程

   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重大疾病救治制度,确保贫困人口大病得到及时救治和保障,个人就医费用负担大幅减轻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工程

   以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医院、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等为重点,提升县级医院诊疗水平

   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保障工程

   2018年年底前,建成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应对有序、运转高效的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急救、会诊、转诊网络

   重点专科建设工程

   到“十三五”中期,全市80%二级以上医院拥有至少1个重点专科,到2020年,每个二级以上医院都拥有各自特色的重点专科

   基层卫生人才工程

   放宽招录条件,特招计划的医学院校毕业生不再受择业期限制,特岗全科医生招聘中允许县乡两级具有高级职称的退休医师报考

   此外,《规划》还公布了“十三五”时期洛阳市拟开工建设的医疗卫生重大项目,如市第一人民医院病房楼、市中心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等

   “十三五”时期洛阳市拟开工建设的医疗卫生重大项目

热点专题
无障碍浏览